首页
|
协会简介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
文件通知
|
协会会员
|
行业自律
|
教育培训
|
党建专栏
|
专业技术人员
|
公示平台
|
协会刊物
浅谈水处理构(建)筑物裂缝处理技巧
时间日期:2003-8-2 已被阅读次:[6888]
佛山市供水总公司 许丹琳
由于制水工艺的要求:制水生产是由几道工序组成的;而这几道工序都是在各自独立的构(
建)筑物中进行包括:一级泵房(抽源水设施);反应池、沉淀池、滤池(净水设施);投加室(
投放药物设施);清水池(储水设施);二级泵房(输送净水设施)。如果这些构(建)筑物的某
些部位出现裂缝,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供水生产。一旦出现裂缝,恰当的处理技巧有助于减
少对生产的影响和降低经济损失。
水处理构(建)筑物裂缝的产生按原因可分为:外荷载(使用阶段的静荷、动荷);物理因
素(温度、不均匀沉降等);施工工艺;化学因素(水的腐蚀)。在这里就本人对水厂各构(建)
筑物裂缝处理的部分实例为例,谈谈对构(建)筑物裂纹处理的技巧。
1、 一级泵房(抽源水设施)
1.1 现象:沙口水厂一级泵房泵池地板于1999年(已使用五年)在泵座的四周出现明
显的裂缝,并不断涌出白色的浆水,具体位置如(图A)所示。
1.2 结构:底板为钢筋混凝土,厚1300毫米;复盖层为素砼,厚800毫米(吸水井没有
复盖层);泵座为钢筋混凝土。底板面积约415平方米,复盖层约275平方米。经过对整栋建
筑物的观察;并没有发现泵房的结构出现其它明显的裂缝。
1.3 施工:(1)泵池底板、复盖层、泵座是分开捣制。
(2)13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施工方法是:
a.由中羊向四周捣制。
b.分上下二层捣制;下层厚600毫米;没有设置排气散热管。上层厚700毫米;每隔900×900(方格)处设置一条DN100镀锌管作排气散热之用,而管内的空间待砼捣制完毕后再捣制
;但是管口没有用钢板封闭;管壁外焊接一个止水环;而内壁没有设置止水环。
1.4原因分析:(1)施工用的DN100排气散热管,可能有个别在捣制或焊接时处理欠佳,
而且砼与管壁的接触面(光面)存在漏水的隐患,当下层600砼出现裂纹时水就有可能通过管
内、外缝隙渗漏到地面。
(2)吸水井与泵房之间的钢筋混凝土间壁(厚500)在处于钢筋混凝土底板与砼复盖层之间
如果有裂缝,也会使水从二个不同时间捣制的砼整体之间渗入(如图B)。
(3)由于泵座长期处于动荷载作用,而且泵座与复盖层之间不是同时捣制,容易产生
浅谈水处理构(建)
筑物裂缝处理技巧
佛山市供水总公司 许丹琳
由于制水工艺的要求:制水生产是由几道工序组成的;而这几道工序都是在各自独立的构(
建)筑物中进行包括:一级泵房(抽源水设施);反应池、沉淀池、滤池(净水设施);投加室(
投放药物设施);清水池(储水设施);二级泵房(输送净水设施)。如果这些构(建)筑物的某
些部位出现裂缝,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供水生产。一旦出现裂缝,恰当的处理技巧有助于减
少对生产的影响和降低经济损失。
水处理构(建)筑物裂缝的产生按原因可分为:外荷载(使用阶段的静荷、动荷);物理因
素(温度、不均匀沉降等);施工工艺;化学因素(水的腐蚀)。在这里就本人对水厂各构(建)
筑物裂缝处理的部分实例为例,谈谈对构(建)筑物裂纹处理的技巧。
1、 一级泵房(抽源水设施)
1.1 现象:沙口水厂一级泵房泵池地板于1999年(已使用五年)在泵座的四周出现明
显的裂缝,并不断涌出白色的浆水,具体位置如(图A)所示。
1.2 结构:底板为钢筋混凝土,厚1300毫米;复盖层为素砼,厚800毫米(吸水井没有
复盖层);泵座为钢筋混凝土。底板面积约415平方米,复盖层约275平方米。经过对整栋建
筑物的观察;并没有发现泵房的结构出现其它明显的裂缝。
1.3 施工:(1)泵池底板、复盖层、泵座是分开捣制。
(2)13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施工方法是:
a.由中羊向四周捣制。
b.分上下二层捣制;下层厚600毫米;没有设置排气散热管。上层厚700毫米;每隔900
×900(方格)处设置一条DN100镀锌管作排气散热之用,而管内的空间待砼捣制完毕后再捣制
;但是管口没有用钢板封闭;管壁外焊接一个止水环;而内壁没有设置止水环。
1.4原因分析:(1)施工用的DN100排气散热管,可能有个别在捣制或焊接时处理欠佳,
而且砼与管壁的接触面(光面)存在漏水的隐患,当下层600砼出现裂纹时水就有可能通过管
内、外缝隙渗漏到地面。
(2)吸水井与泵房之间的钢筋混凝土间壁(厚500)在处于钢筋混凝土底板与砼复盖层之间
如果有裂缝,也会使水从二个不同时间捣制的砼整体之间渗入(如图B)。
(3)由于泵座长期处于动荷载作用,而且泵座与复盖层之间不是同时捣制,容易产生
裂缝。如果河水的水位升高,水在压力的作用下就会从裂缝渗出,所以在泵座的四周就出现
涌水的现象。
1.5 处理技巧:
第一种方法:找出水的源头;然后把它堵住。显然这一种方法是彻底根治最佳方法,但
是要拆除复盖层上的管道支架、电缆、设备和800厚砼,所需的停产时间较长,费用较大。
根据目前的生产实际情况,并不是最佳方案。
第二种方法:采用LB-92化学灌浆补缝的止水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费用
低,不需要停产和拆除复盖层上的管道支架、电缆、设备和800厚砼。缺点是由于浆的施工
工艺限制,灌浆用的水泥埋咀长只有约200-250毫米,灌浆的深度不可能超过复盖层的厚度
。换言之该方法并不能彻底解决漏水问题。
第三种方法:由于渗出的水呈灰白色,而不是铁锈色,证明钢筋暂时还没有被水侵蚀。
如果能让水路通畅,即将水引入泵房底板的集水井,这样一来既避免了水的渗透面扩张,又
节省时间和费用,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为了使该方法能更完善;我提出二点建议:
(1)在砼底板(复盖层)面上凿一条约30×30毫米的排水沟,把水引入泵房底板的集水井
。
(2)要求值班人员注意观察渗出的水量和色,如果发现水量增大或水的颜色为铁锈色;
就要及时报告;以便采取新的处理措施。
以上三种方法经原设计同意采用了第三种方法,经过四年的观察未发现异常。这种方法
不用停产;所花的费用约壹仟元,既节药又省时。
2、 反应池(净水设施)
2.1 现象:1999年下半年,已使用五年的沙口水厂反应池钢筋混凝土池壁在位于连接D
N800进水钢管处出现明显的漏水现象,水从管连接池壁上方500毫米半径范围内的贴面砖缝
处喷出,第一天水喷出约1米左右;第二天水量比第一天大一倍;第四天水量是第一天的四
倍。因为要停产维修,所以没能马上处理。
2.2 结构:壁板厚250毫米(如图C),底板与壁板转角处没有设置斜护角;壁板纵横内
外配筋为φ16@200。
2.3 原因分析:
(1)水池与管道的基础形式不同,前者是桩基础,而后者是天然地基,管道与水池不恰
当的采用了刚性连接,管道上的闸阀重达2.34t,两者的沉降差异造成管道开裂。
(2)经过现场勘察;发现反应池的几条进水管与池壁连接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裂纹,
而池壁并没有发现其它明显的袭纹。这说明不存在结构上的缺陷。
(3)由于第四天的水量是第一天的四倍,而水仍然是从贴面砖缝处喷出;池工没有产生
明显的裂缝,所以我们 怀疑水量增加如此快;极有可能是水管出现裂缝。
2.4 处理技巧:
(1)由于不能马上停产检修,我建议厂方马上在闸阀下加设支撑,以此减少对已破坏处
不利的应力。
(2)以后凡是与水池连接的闸阀都应该改用柔性连接或在阀门下加设支墩。
(3)由于水太大,没办法接近漏水处细致检查确定是砼壁出问题,还是进水管出问题。
所以首先要确定停水抢修池壁或钢管的方案:
A.如果是池壁漏水就采用LB-92化学灌浆修补池壁,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方法既施工方
便、快捷又可靠性高,既节省时间又节约开支。
B.如果是钢管开裂,就采用焊接。
结果停水铲去贴面和批档后,发现钢管在紧靠砼壁板处管壁朝上方部分开裂,水就是从
此处喷出。我们采用B方案修复。为了避免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把全部与水池刚性连接的
管道阀门改为软性连接,至今没再出现上述情况。
3、 二级泵房即输水设施
3.1 现象:沙口水厂二级泵房-4.0米钢筋混凝土走道板下的非承重墙(厚180)出现了
一条长约19米的水平裂缝;缝宽约5毫米,裂缝在位于该泵房的沉降缝处对称向二边沿伸。
3.2 结构:(1)墙厚180;高3.5;长33.6米。
(2)朝南的墙面贴有瓷片;朝北的墙面没有批挡(周围密封无法进入)。
(3)泵房结构为框架,基础为桩基础。
3.3 原因分析:
(1)墙体长几十米,没有设置构造柱。
(2)墙体每隔5米就有一条直径为1000毫米的水管穿墙而过,而水管与墙壁之间并没有设
置套管或胶圈或留空隙,以避免连接泵的管产生振荡时;会对墙体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3)该裂缝在使用初期已出现,至今已有5年,裂缝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按水平方向逐年发
展。
(4)整栋房子的结构并没有发现由于沉降不均匀而产生的明显裂缝。根据以上的分析,
墙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泵的机械振动通过连接泵的钢管传至墙体。泵座与墙体之间距离约3米
。
3.4 处理措施:
(1)把穿墙管上的全部墙体和周边小部分的墙体拆除重建,管周边留20毫米空隙。
(2)把位于裂缝处的瓷片铲去;修补裂缝后重新贴上瓷片。
三年过去了效果不错。
结束语:
由以上实例可以看到,每一栋建筑(构)物在设计和施工上存在着一些小缺陷是难免的。
一旦出现,合理的处理技巧是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我们这一行——供水——与
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就更显而易见了。
版权所有:佛山市建筑业协会网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由
佛山市建筑业协会
主办
粤ICP备12051728号
联系电话:秘书处:83994840 办公室:83214154 技术部:83214153 市场部:83218371 培训部:83385113、83355175、83215113
联系传真:秘书处、技术部、市场部:83218371 培训部:83385113 电子邮件:
fsjx@fsjx.org
地址:
佛山市禅城区同华东一路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