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时间日期:2002-7-3        已被阅读次:[5906]
 
佛山市中医院 张婉玲

1、工程概况

  佛山市中医院医疗综合大楼是市政府民心工程,占地面积达1万m2,建筑面积约1 1万m2,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2层,地上23层,其中裙楼6层,±0.000以上高度为98.6m。主 楼结构形式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由于本工程有多项新技术推广应用,工 程已成为我市第一个被列入国家建设部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本工程基础底板由于地形关系呈不规则多边形平面,东西向总长l52.264m,南北向总长 107.464m,底板面积9823m2,底板混凝土总量约1.5万m3,钢筋总用量约3000t。按设计要求 ,底板共设6条后浇带,将底板划分为6个区段,每个区段混凝土一次浇灌成型,其中主楼底 板厚950mm,承台厚3000mm;裙楼底板厚度550mm,承台厚1800mm;另各区段电梯井承台厚度在3000mm~4450mm不等。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泵送,主楼抗渗等级为0.6MPa,裙楼抗渗等 级为0.8MPa。本工程混凝土一次浇灌成型厚度达4450mm,这在我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也是罕有的。

  2、控制大体积泥凝土裂缝的技术措施

  2.1 设计构造

  本工程设计将1万m2的底板用6条后浇带分成六块,每块面积约 2000m2左右,底板底筋 双向Φ25@150,底板面筋双向Φ25@150,3000mm 厚以上承台沿承台高度平均分布3层Φ16@ 150双向温度钢筋网,另后浇带处上、下配置了Φl2@200附加钢筋,有效控制了大体积混凝 土温 度变形裂缝。

  2.2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强度及抗渗要求,更关键的是大体积混凝土各层间温度差产生 的应力(最大温度收缩应力)应小于同一时间 混凝土所具备的抗拉强度。根据这些要求,抓 住如何降低水化热这个关键,本工程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工作,选用不同的水泥、掺合料、外 加剂进行试验,考虑到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减10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 应升降1℃,水泥用量应尽量减少,通过多方面对比研究,最后设计出配合比为(kg/m3): 水泥:掺合料:外加 剂:石:砂:水=308:92:12:1092:782:180,并要求混凝土塌落 度为140±30mm,混凝土初凝控制在11~13h,终凝在22~24h,7d混 凝土强度达32.4MPa, 28d混凝土强度达44.9MPa。本工程经分析研究选择的混凝土原材料为:

  (1)水泥:韶峰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该牌号水泥产生的水化热适中,由于其早期及后 期强度较高,通过配合比、减水剂的调整,延缓 了水泥水化热高峰时间及早期强度的增长 ,适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2)掺合料:选用大掺量粉煤灰,替代了部分水泥,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混凝土抗掺和 可泵性, 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热。

  (3)外加剂:选用“大胡子”牌高效缓凝减水剂,它的特点具有①增大混凝土塌落度, 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改善混凝土泌水性和保水性,利于浇筑、振捣;②在保持流动性及水 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水泥用量,降低了混凝土水化热,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③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情况下,可减少用水量,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与 耐久性也得到提高,同时也具有微膨胀性,增加混凝土的不透水性和抗掺性;④、对混凝土 中的钢筋无腐蚀、碱集粒反应。

  (4)骨料:选用级配良好有利于泵送施工的0.5~31.5mm花岗岩碎石,砂为细度模数为2. 6的河砂。

  2.3 施工措施

  2.3.1 浇筑工艺

  采用“由一边向另一边推进,一次浇筑,一个坡度,薄层覆盖, 循序推进,一次到顶 ”的方法进行布料。本工程混凝土浇筑时,首先浇筑电梯基坑承台最深部位和承台较厚部位 ,在浇筑至底板底后,再以一边向另一边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 成,逐层覆盖,循序推进,一次浇筑完。为使混凝土的水化热尽快散失,按斜面坡度分层浇 筑,分层厚度控制在500mm以下;根据混凝土泵送自然流淌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层的上 、中、下部布置了三台插入式振棒,第一台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密实,第二台布置在混凝土流淌的中间段,以保证中段的密实,第三台 布置在坡脚,以确保 下部混凝土的振捣质量。混凝土振捣沿斜面同步进行,上下层振捣搭接50~100mm,每点振 捣时间控制在15s左右。在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产生的泌水顺坡面下流到坑底,由于在事 先已预留了集水坑,使泌水顺混凝土垫层流向集水坑,然后通过集水坑内的抽水泵排出场外 ,避免了过振,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抗裂性能。

  2.3.2 表面处理

  混凝土初凝前用刮尺按设计标高找平,待混凝土稍硬后,用磨盘机结合人工抹面,初凝后终凝前再用木抹子抹压一遍,使混凝土表面更密实,闭合收水裂缝,避免了收缩裂缝的产生。

  2.3.3 养护

  为防止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养护工作尤为重 要,本工程采取的是保温、保湿养护法:先在湿润的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薄膜,覆盖时间以 在混凝土终凝时开始为宜,覆盖薄膜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然后在薄膜上覆盖两层干麻袋,以保温。对承台厚度在3000mm~4000mm的,在麻袋上面再覆盖一层薄膜及一层麻袋。对44 50mm厚的电梯井承台范围,是覆盖一层薄膜,一层麻袋再两层薄膜及一层棉被的方法。当混凝土需要补充水分时,只在下层薄膜与底板接触面浇水,然后尽快覆盖好。通过15d养护,混凝土的质量较好,底板表面光滑、密实,达到了验收规范要求。另外,本工程底板恰好是在温度较低的冬季开始施工,可较常温下降低浇筑温度10~15℃,对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在外界温度较低情况下,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对保温的要求也相对提高,须密切监测混凝土水化热的变化情况,准备足够的麻袋作为补充,确保温差25℃,满 足规范要求。

  2.4 混凝土的测温

  为了监控该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高低,不同深度温度场的变化以及施工阶段早、 中期温差的发展规律,本工程还与佛山科技学院合作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测温小组,购买了最 新设备进行了全过程电子测温。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承台、底板、基础梁部位的不同深度为侧 温点,测温从混凝土入模时开始(测入模温度),之后在开始的头一周每间隔4h测温一次,一 周后,视峰值情况每间隔5~6h测温一次。根据监测记录显示,该底板混凝土在第3d~5d达 到了温升峰值,实测内部最高温度为71℃,由于梯度关系内外最大温差仅25℃,满足了温控 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测温曲线如图所示:

  3、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涉及到设计、施工、环境等方面因素,本工程从设计构造、配合 比设计、施工工艺等多方面采取了有针对性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在工程已完成了一个 多月,通过认真细致检查,底板混凝土未发现有温差裂缝,混凝土质量良好,从而证明了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电子测温和养护的针对性措施是成功的,同时,也为同行提供了可资借鉴 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赵志缙,赵帆,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4)《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19
     
 
 
版权所有:佛山市建筑业协会网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由佛山市建筑业协会主办 粤ICP备12051728号
联系电话:秘书处:83994840    办公室:83214154  技术部:83214153  市场部:83218371  培训部:83385113、83355175、83215113 
联系传真:秘书处、技术部、市场部:83218371  培训部:83385113  电子邮件:fsjx@fsjx.org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同华东一路20号